TOA鸚鵡網

DELI,F10,vetafarm,higgens,鸚鵡,維達發,德利,飼料,希根氏

  紅額鸚鵡在市面上的價格較低,也有一些變種,除了合理的價位,安靜與容易繁殖也是牠們的優點,可惜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幼鳥也有此情形;牠們不太怕人,很快的就能信任主人,約有8種亞種,可惜2種已經絕種 ,市面上已有多種變種-黃化、派、藍松綠、奶油色等。 依亞種不同約26-32cm(10.25-12.5吋) 紐西蘭的南島與北島及周圍的一些小島 牠們的鳴叫聲聽起來很像羊的叫聲,在紐西蘭,牠們的數量已不多,紐西蘭周圍海島的數量比紐西蘭本島多,主要棲息在本島的森林及周圍小島內的開闊灌木叢與草地上,偏好在森林邊緣地帶與開闊的地區活動,繁殖期外的時間常常成對或一小群在樹上或灌木叢中活動,經常在地上或靠近地上的地方覓食,有時群集在有泉水或水塘旁飲水洗浴;繁殖季節主要在10 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築巢於樹洞中,在樹木較稀少的紐西蘭鄰近島嶼的族群在樹洞不足的情況下會築巢在岩石裂縫與地洞內,一窩約產5顆卵;在歐洲移民還未到達紐西蘭時,牠的數量很多,現在有些亞種的數量只剩數千隻甚至數百隻,而如今世界上的數量可能超過一萬五千隻,但常與黃額鸚鵡(Yellow-fronted Kakariki)混種,所以有部分不是純種的紅額鸚鵡,並不確定是否為華盛頓公約附錄I 一級保育種類,有些資料是有註明為一級保育,有些沒有。 紅額鸚鵡飼養難度不高,價位合理,並有著安靜穩定的性格,是不錯的寵物鳥選擇,也是成對飼養繁殖的不錯鳥種,建議非繁殖期可提供較寬敞的籠舍來供其活動,餵食上與一般澳洲長尾鸚鵡相去不遠,日常的混合種子餵食與定期蔬果提供。 繁殖成功率很高,約5個月即有生殖能力,但建議在完全成熟時(約1歲大時)再讓牠們繁殖,一對成熟的成鳥通常繁殖的慾望很高,全年都可繁殖,一年可生好幾窩,一窩可產4-9顆蛋,通常為5顆,孵化期19-20天,羽毛長成約35天,在幼鳥尚未離巢時,母鳥可能繼續生第2窩甚至第3窩,不建議連續不停的繁殖,如果發生最好將幼鳥抓出巢手養 ,以減輕親鳥的負擔。                  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圖片均經授權,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  

紅額鸚鵡

 

紅額鸚鵡在市面上的價格較低,也有一些變種,除了合理的價位,安靜與容易繁殖也是牠們的優點,可惜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幼鳥也有此情形;牠們不太怕人,很快的就能信任主人,約有8種亞種,可惜2種已經絕種 ,市面上已有多種變種-黃化、派、藍松綠、奶油色等。


依亞種不同約26-32cm(10.25-12.5吋)


紐西蘭的南島與北島及周圍的一些小島

牠們的鳴叫聲聽起來很像羊的叫聲,在紐西蘭,牠們的數量已不多,紐西蘭周圍海島的數量比紐西蘭本島多,主要棲息在本島的森林及周圍小島內的開闊灌木叢與草地上,偏好在森林邊緣地帶與開闊的地區活動,繁殖期外的時間常常成對或一小群在樹上或灌木叢中活動,經常在地上或靠近地上的地方覓食,有時群集在有泉水或水塘旁飲水洗浴;繁殖季節主要在10 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築巢於樹洞中,在樹木較稀少的紐西蘭鄰近島嶼的族群在樹洞不足的情況下會築巢在岩石裂縫與地洞內,一窩約產5顆卵;在歐洲移民還未到達紐西蘭時,牠的數量很多,現在有些亞種的數量只剩數千隻甚至數百隻,而如今世界上的數量可能超過一萬五千隻,但常與黃額鸚鵡(Yellow-fronted Kakariki)混種,所以有部分不是純種的紅額鸚鵡,並不確定是否為華盛頓公約附錄I 一級保育種類,有些資料是有註明為一級保育,有些沒有。


紅額鸚鵡飼養難度不高,價位合理,並有著安靜穩定的性格,是不錯的寵物鳥選擇,也是成對飼養繁殖的不錯鳥種,建議非繁殖期可提供較寬敞的籠舍來供其活動,餵食上與一般澳洲長尾鸚鵡相去不遠,日常的混合種子餵食與定期蔬果提供。


繁殖成功率很高,約5個月即有生殖能力,但建議在完全成熟時(約1歲大時)再讓牠們繁殖,一對成熟的成鳥通常繁殖的慾望很高,全年都可繁殖,一年可生好幾窩,一窩可產4-9顆蛋,通常為5顆,孵化期19-20天,羽毛長成約35天,在幼鳥尚未離巢時,母鳥可能繼續生第2窩甚至第3窩,不建議連續不停的繁殖,如果發生最好將幼鳥抓出巢手養 ,以減輕親鳥的負擔。
              
 

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圖片均經授權,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
 

  紅額鸚鵡在市面上的價格較低,也有一些變種,除了合理的價位,安靜與容易繁殖也是牠們的優點,可惜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幼鳥也有此情形;牠們不太怕人,很快的就能信任主人,約有8種亞種,可惜2種已經絕種 ,市面上已有多種變種-黃化、派、藍松綠、奶油色等。 依亞種不同約26-32cm(10.25-12.5吋) 紐西蘭的南島與北島及周圍的一些小島 牠們的鳴叫聲聽起來很像羊的叫聲,在紐西蘭,牠們的數量已不多,紐西蘭周圍海島的數量比紐西蘭本島多,主要棲息在本島的森林及周圍小島內的開闊灌木叢與草地上,偏好在森林邊緣地帶與開闊的地區活動,繁殖期外的時間常常成對或一小群在樹上或灌木叢中活動,經常在地上或靠近地上的地方覓食,有時群集在有泉水或水塘旁飲水洗浴;繁殖季節主要在10 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築巢於樹洞中,在樹木較稀少的紐西蘭鄰近島嶼的族群在樹洞不足的情況下會築巢在岩石裂縫與地洞內,一窩約產5顆卵;在歐洲移民還未到達紐西蘭時,牠的數量很多,現在有些亞種的數量只剩數千隻甚至數百隻,而如今世界上的數量可能超過一萬五千隻,但常與黃額鸚鵡(Yellow-fronted Kakariki)混種,所以有部分不是純種的紅額鸚鵡,並不確定是否為華盛頓公約附錄I 一級保育種類,有些資料是有註明為一級保育,有些沒有。 紅額鸚鵡飼養難度不高,價位合理,並有著安靜穩定的性格,是不錯的寵物鳥選擇,也是成對飼養繁殖的不錯鳥種,建議非繁殖期可提供較寬敞的籠舍來供其活動,餵食上與一般澳洲長尾鸚鵡相去不遠,日常的混合種子餵食與定期蔬果提供。 繁殖成功率很高,約5個月即有生殖能力,但建議在完全成熟時(約1歲大時)再讓牠們繁殖,一對成熟的成鳥通常繁殖的慾望很高,全年都可繁殖,一年可生好幾窩,一窩可產4-9顆蛋,通常為5顆,孵化期19-20天,羽毛長成約35天,在幼鳥尚未離巢時,母鳥可能繼續生第2窩甚至第3窩,不建議連續不停的繁殖,如果發生最好將幼鳥抓出巢手養 ,以減輕親鳥的負擔。                  本文文字內容由TOA鸚鵡網所有,圖片均經授權,未經同意請勿做任何形式轉載與翻印  
zh_tw